【巴士数码】目前电视行业在技术和内容方面尝试创新,新品发布周期也在逐渐缩短。然而,行业整体发展方向却稍显混乱,消费者也很难作出判断。近期海尔发布模块化电视新品,打出可定制升级的第三种模式,让行业和用户看到了未来智能电视新的存在方式。令人担忧的是,面对互联网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夹击,模块化电视能否顺利突围?
内忧外患 模块化电视如何生存?
2013年,以小米、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电视行业。不仅带来更加丰富的内容,还借助网络渠道优势,颠覆了传统电视依赖硬件盈利的模式。更高的性价比和内容优势,将不少传统电视企业逼上转型之路。而长虹、TCL等国内品牌也不甘示弱,或与视频网站合作或提升屏显技术,争相抢夺智能电视市场这块蛋糕。
此外,外资品牌对国内彩电市场持续发力,利用4K、曲面以及OLED等屏显技术大做文章,主导技术升级,大有想牵着国产品牌走的意思。不仅技术优势明显,外资企业对用户的品牌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在竞争白热化的行业环境中,记者不禁担忧,模块化电视还有生存空间吗?海尔靠什么来打这场突围战?
开放生态圈 模块化电视有望突围
记者了解到,模块化电视与目前市面上的传统智能电视都有很大区别。这款产品打破了企业提供、用户接受的模式,以一种类似“攒机”的方式,让用户按需选择和更换功能模块,以最佳组合搭配来满足自身实际需求。此前有专家表示:“未来细分市场,谁能率先满足用户需求,谁就能占领制高点。”从这一角度来说,模块化电视已具备突围基本实力。
不过目前电视产品不再是简单地硬件制造,只有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产业链才能驱动自身乃至整个产业发展。相比传统意义上以企业为主导的封闭生产模式,海尔模块化电视将自身转变成,为第三方资源提供接口的平台,构建了让内容提供商以及用户都能参与进来的生态圈。这种多元化、开放性的平台或将成为模块化电视成功突围的最大利器。
时下,智能电视已经不是单纯的家电单品,而是成为家庭娱乐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电视厂商想要占领行业制高点,不仅要在硬件和内容服务两个领域下功夫,更要加强产业链上各方合作。唯有认识到这一点,传统企业才能在互联网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冲击中成功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