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
第一次进入系统界面时,最让我惊讶的是,它采用了和 Mac OS X 一样的逻辑,把系统常用的 Widget 集中放在主界面的左侧。这不同寻常的设计表明:从手机到平板,MIUI for Pad 是继 MIUI v5 之后,MIUI 最大的一次变化。
至于系统内置应用的功能,比如视频、音乐、便签、联系人,和小米手机 3 没有差别。通过系统设置查看版本好,可以看出 MIUI for Pad 是基于 Android 4.2.2 二次开发的。由于 MIUI for Pad 还在开发当中,尚未正式开放下载的关系,部分系统功能较为简陋,前文提到拍照的功能选项不多,还有时钟应用里无法添加闹钟等等。不过,正如小米员工所说,这些都可以在后续升级中得到解决。
设计上,MIUI for Pad 承前启后, 体现了 MIUI 系统未来的变化趋势。最明显的,就是系统应用图标抛弃了阴影,削弱了图标的立体感;而内置设置页面里,MIUI v5 高立体感的按钮也采用了 iOS 7 一般的扁平化设计(有人提出另外一个说法:抽象化,个人认为这个提法更好,但为了理解的方便,还是采用“扁平化”的称呼)。以下是 MIUI V5 图标和 MIUI for Pad 图标的对比:
还有设置页面的,请注意那个被拍平了的开关按钮:
联想到设计风格紧贴 MIUI 的多看阅读,之前升级新版本之后,风格大变,去掉了来自 MIUI v5 的高光、阴影以及显得油画一般的色彩,变得扁平、疏郎、淡雅。这一切预示着 MIUI 下一个版本风格上,应该变得扁平化或抽象化。
为何扁平化会是下一个设计重要趋势的原因:
拟物化设计在审美上是非常初级的一种形态,扁平化设计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因为人们需要复杂审美,需要在像不像之上建立和事物建立一 种更抽象更本质的联系。虽然说今天的扁平化设计还不尽如人意,但是它的路数是对的。我们不可能在手机的方寸天地里模拟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而我们在手机中 创造的新应用在原本的世界里甚至找不到对应的原型。扁平化设计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用新的设计元素和方案去表达更为丰富的内涵。
回到系统的交互,在主界面左侧集中放上 Widget 的方式,是耐人寻味的细节。为了验证,MIUI for Pad 中的 Widget 机制,我下载了印象笔记桌面小工具、豆瓣电台、Any.do 等自带 Widget 应用,结果发现现阶段的 MIUI for Pad 版本似乎限制第三方应用的 Widget——在桌面上用两根手指作出“捏合”的手势之后,就会出现桌面管理面板,在这个面板里,我们可以批量选中应用图标,然后转到另外一个桌面当中,十分方便。当然在这个面板上,我们也可以管理 Widget,但问题是,当我进入 Widget 面板,准备挑选时,发现除了系统自带的开关和设置,第三方的 Widget 一个都没看见。
对此,我征求了小米员工的意见,对方反馈称,可能是 MIUI for Pad 为了节电的原因,默认关闭应用自启动——不过,当手动添加了相关自启动的应用后,我依然没有发现桌面管理面板中提供更多 Widget 选项。这可能是该版本 MIUI for Pad 的特殊设计。但如果这并不是一个“特别设计”,那么很有可能表明,小米有可能设计自己的 Widget 规则。一个事实是,即便是系统自带的 Widget,MIUI for Pad 都把它们统一称应用图标的样子,而不像其它的 Android 系统那样,能够提供大小不一的 Widget 作为入口。
那么,到底 MIUI 打算如何处理 Widget?这个问题得等系统正式发布才能得到明确的回答。不过,综合以上蛛丝马迹,倒不妨大胆猜测一下,MIUI for Pad 会要求第三方提供特定 Widget 样式,或者将 Widget 集中放置在最左边的 Widget 页上。
就交互而言,MIUI for Pad 不支持 iOS 那样的系统手势,而是提供了三颗触控按键,让我们回到主界面,后退以及管理后台任务。从实际操作体验来看,如果是竖持小米平板的话,基本不会发生误触的情况;但如果是因为拍照、玩游戏而横持平板,就会悲剧的发现因为频频误触的关系,往往不由自主的进入多任务页面和主页。这个体验非常痛苦,因为它往往突然中断手头正在做的事情。除非后续 MIUI for Pad 能够通过创造性的交互来解决“误触”的问题,我们只能期望下一代小米平板能装上个实体按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