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小米的产品中,雷军最满意的设计有两个:一是小米移动电源,二是小米Wi-Fi放大器。满意原因很简单——极致。 “将几个电池合在一起,移动电源的基础形状一定是圆角矩形;小米Wi-Fi放大器的电路板本身就是长方形,所以如果不做成这样就不是一个极致的设计。” 小米Wi-Fi放大器产品经理陈勇告诉记者。 小米Wi-Fi放大器 市场容量与竞争对手没太大关系 作为把“粉丝经济”经营得最好的公司,小米获得的质疑与称赞几乎成正比。因此,在小米路由器发货之后,很多问题便迅速得到反馈,其中最敏感的便是“信号不好”。 “信号”是路由器的命门,所以这一度让唐沐的团队很紧张,不过跟进之后他们发现: “信号不好主要是局部,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这用任何路由器都很难解决。而传统的做法有两种:加大路由器的发射功率;或推出中继器。” 小米路由器团队选择了第二种,因为前者受国家标准制约,市面上的“穿墙神器”均名不副实,盲目地加大功率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而作为产品经理,陈勇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市场容量: “两房及以上的房屋基本上会出现这个问题,该比例在4亿个家庭中大概占70%,这就是我们的市场容量。” 但在“Wi-Fi放大器”的外衣下,小米想做的其实就是一款中继器,而这实际上是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产业。换言之,小米需要的是“重新定义”: 竞争对手的产品卖得并不好,这与市场容量没有很强的关系,有可能是产品本身就没做好; 发现并分析竞争对手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小米Wi-Fi放大器能够成立的前提; 显然,这不是靠数据与直觉就能得出的,小米最宝贵的决策资源便是当时已经积累的400万小米路由器用户。“在小米路由器用户中,有5%的人使用了中继模式,这批人的使用场景具备很高的调研价值。”陈勇表示。 “别人89,小米39,秒杀” 陈勇到现在还一直还保存着去年调研时的照片,其中有些场景令他印象深刻: “有些用户把小米路由器作为中继,其实不是为了解决信号的覆盖问题,而是把路由器放在阳台,楼上楼下共享网络,分摊网费。” 一般来说,中国的阳台很少设置墙插。因此,陈勇看到了用户将电源线和网线从房间拉到阳台。既不美观,也不方便。这是个比较特殊的场景,但“中继器与墙插”这一点值得延伸。 “根据中继器的工作原理,要达到最好的效果一定是它与信号源之间没有阻碍。但墙插是固定的,若想灵活地移动中继器必须借助排插,这势必会带来不便。” 结合“当时市面上的中继器都是强电设计”,“移动性”便成了市场空位。一款“不带强电且低功率”的小米Wi-Fi放大器呼之欲出。 “有了USB外接供电,将小米WiFi放大器插在10000mah的小米移动电源上,可以连续工作一周,间隔使用的话,一个月也没问题。” 附带的好处还有:“由于没有强电设计,这款产品可以做得很便宜,别人89,小米39,秒杀。”陈勇笑道。不过这还只解决了一半的问题,想把“移动”做得更彻底,网络配置远比电源适配要难,而这也是用户体验最关键的地方。 消灭说明书 “在传统产品上,设置网络的流程对很多用户都不太友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们在逆向推导时的第一个议题。” 据陈勇描述,当时小米Wi-Fi放大器的几位负责人都有一种直觉——最简单的配置方式就是把USB插到路由器上,自动完成配置。“这个思维很原始,但它是对的。”陈勇表示。不过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个功能做起来非常复杂: “把放大器插到路由器的USB口,正常思路是通过USB传密码。但大多数USB口并不具备传输数据的能力,只能供电。而采用更高级的芯片成本必然上升,消费者不一定能接受,所以我们选择了无线配对。” 但对无线来说,简单和安全往往不能兼顾。在三个多月的研发中,开发、测试、项目经理纷纷提出质疑:既然很难实现,为了止损,要不要将配对方式换成传统的WPS——APP端和路由器相互确认。对此,站在产品角度的陈勇选择了坚持: “我们几乎测试了市面上所有带USB口的路由器,只要在适配过程中出现问题,无论是连不上还是掉线,都会反向推导出问题的地方,然后一个个解决。” 一旦使不出“一招鲜”,如此枯燥的工作便在所难免。最终,“小米WiFi放大器的适配率做到了99%以上。”而“即插即用”的功能实现之后,“我们只在包装袋上印了一个简单的说明,没有了说明书。”陈勇表现得非常自信。 小米Wi-Fi放大器 尾声 和唐沐一样,陈勇来小米之前也在腾讯工作,参与的项目是TOS(当时还叫Tita)。所以他很了解软件与硬件产品经理之间的差别: “做硬件一定比做软件要更谨慎。不仅人力成本更高,硬件还需要开模、设计电路板、打样等等。而且如果这个产品卖不好,就只能砸在自己手上,损失会很大。” 因此,在一切还未开始之前,“用户的核心诉求”是否成立对他来说最为关键。至于价格和功能,那都只是延伸:前者当然要“死抠”,后者则主要是做到优雅。 |
这是雷军最满意的小米产品:仅39元
数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十个月跻身游戏直播赛道TOP3 斗鱼抢滩日本市场
三七互娱:如何在日本和韩国市场有效获取高价值玩家?
索尼衰微,全球份额跌破1%,日本制造之神索尼是怎么陨落的?
索尼衰微,全球份额跌破1%,日本制造之神索尼是怎么陨落的?
诠释音箱的重要性 日本声丽创音Sonic Design设计很特别
极米科技刷爆日本“朋友圈” popIn Aladdin 2正式发布
用国产游戏打开日本大门?
日本富士胶片2019年秋季重新开售黑白胶卷
深不可测!日本总部探秘索尼电视的技术储备
佳能第一理光第二 日本卡片机销量排行榜
日本手游数据报告:TOP10占收入41% 中韩公司发力
索尼智能手机全球份额跌破1% "日本制造"风光不再
国产手游霸占日本畅销榜的五种套路
Beats携手日本品牌推出时尚蓝牙耳机
华为新款手机迷倒日本“花粉”
尼康Z系2470 F2.8 或将亮相日本CP+器材展
任天堂将在东京开设日本首家旗舰店Nintendo Tokyo
苹果新年促销:iPhone、iPad、Mac日本最高优惠千元
《荒野行动》本周再次登顶日本畅销榜,圣诞活动促其收入增长|日本风向标
首届进博会日本VAIO参展 带来高品质商务笔记本使用新体验
夏普为何决定不在日本生产白色家电?
日本手机败走中国:凭借自我感觉开发新产品
日本游戏在国内做手游:5个案例5种改编实现IP再造
7家大厂总利润跌破400亿日元,日本手游产业怎么了?
日本手游企业遇瓶颈 32家中半数营收利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