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居然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了即时通讯应用提供商WhatsApp,这无疑又成为突显实体经济运转不良和扭曲现状的最新例证。鉴于Facebook收购WhatsApp的交易规模和奢侈程度,这笔交易将有可能成为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交易之一。WhatsApp目前只有55名员工,品牌知名度不高,营收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未来的盈利能力也并不乐观。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却让Facebook足足耗费了190亿美元。这足够Facebook买下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和快餐连锁公司Dunkin’ Donuts两家企业,而且还将剩余20亿美元用于研发。
或者Facebook本该使用这笔资金收购股市大盘中任何一家炼油公司,并能够借此锁定每年10多亿美元的营收规模。恰恰相反,Facebook最终却选择收购了一家免费提供有价值服务的公司。
Facebook掌门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并不属于典型的公司CEO。在综合了科技智慧、天时、运气成分和令人质疑的商业伦理等因素以后,扎克伯格在我们多数人尚未买得起第一辆轿车的年龄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亿万富翁。
在社交媒体成为全球商业热词的几年时间里,华尔街一直对投资这一热门领域犹豫不决。因此,扎克伯格看待现金的态度就如同我们看待《大富翁》游戏中的假钱(Monopoly money)一样。而另一个合理的解释是,Facebook以自身股票的形式充抵了大部分收购资金。
然而,即使按照上述高度扭曲的逻辑分析,我们仍然很难解释Facebook为何会以创纪录的平均每位员工3.4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WhatsApp,此前平均每位员工7,700万美元的收购价记录也是由Facebook在去年收购Instagram公司时创造的。对这笔交易持乐观态度的分析师普遍认为,WhatsApp目前的全球用户高达4.5亿,其赢得用户的速度首屈一指,甚至还要快于Facebook。鉴于其用户增速,这笔折合收购每位用户42美元的交易似乎算不上天价。
然而,WhatsApp获取用户的方式却是以免费提供即时通讯服务为代价,而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即时通讯服务费则高达每月10美元到20美元不等。当你提供免费服务时,当然很容易就能够获得用户,但如何留住用户却是个更加棘手的问题。
这笔交易的支持者们期待WhatsApp会在最初的12个月试用期结束后向用户收取服务费,该公司目前从第二年开始向用户收取每年99美分的服务使用费。正是基于此,该公司去年的年营收达到了2,000万美元。
然而,如果另一家即时通讯应用提供商实时进入市场,而且还提供免费服务的话,WhatsApp又当如何应对呢?毕竟,即时通讯似乎并不属于特别难以复制的技术。
谷歌就已经开发出了一款类似的应用。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该市场的任何一家公司似乎对如何保护自身的信息盈利模式都缺乏筹谋,而移动运营商可能会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美国大型移动运营商AT&T和Verizon提供菜单式的即时信息交流服务,而WhatsApp却恰恰放弃了这一服务模式。随着移动运营商即时信息服务的持续萎缩,我们可以预见他们会直接取消提供菜单式的即时信息服务。
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将信息服务与语音和数据进行打包出售,这样可以弥补一部分损失的利润。一旦信息服务价格被电信服务价格覆盖,那么放弃菜单式即时信息服务的任何一家公司都将从此毫无价值可言。人们总会需要电信服务来发送移动信息,因此除非Facebook收购属于自己的电信服务提供商,否则该公司很容易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有市场人士指出,信息服务营收并不重要,真正的市场价值来自于新增用户群。但在Facebook收购来的4.5亿用户中,又有多少用户没有Facebook账户呢?此外,Facebook从来没有真正解决如何充分挖掘自身用户进行盈利的难题。换句话说,我们很难看到这笔巨额投资能够给Facebook带来盈利的机会。
这笔交易反映出实体经济泡沫的膨胀本质。美联储通过持续执行量化宽松政策一直向金融部门注入资金。尽管实体经济增长已经陷入停滞状态,这些被强行注入的资金却一直在抬高投机性股票的票面价值。
由于支持的真正投资少之又少,因此这些资金又被再次用于投机性投资。我们正在束手无策地见证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互联网泡沫在眼前重演,只不过这一次没有丝毫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