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华侨报网23日发文说,面对巨额亏损,日本电器产业为自救实施断臂求生和大规模裁员,而这两种方法其实质都将导致对传统的日本企业文化的变革,都将引起阵痛。尽管经历几十年发展以后,日本企业文化出现了与世界经济发展不相符的问题,但是,这种变革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靠吃猛药实现快速瘦身,自身必然受到损伤。
文章摘编如下:
刚刚过去的一个财年,日本电器产业界“哀”声一片。近日出台的2011财年财报显示,NEC净亏损1102亿日元,夏普净亏损3760亿日元。松下公司遭遇的7721亿日元亏损,几乎追平历史最差纪录。索尼公司连续4年出现净亏损,2011财年净亏4566亿日元刷新历史最差纪录。东芝净利润比上财年减少了近一半,电视机部门的营业亏损额近500亿日元……
面对巨额亏损,这些日本电器企业几乎步调一致地采取了两种方法,以谋求起死回生。一是断臂割肉——关停并转一些生产项目,出售亏损项目。NEC接受中国援助,将个人电脑业务的半壁江山委托于中国联想。东芝终止在日本国内生产电视,将该业务转移至国外来提振业绩。松下将刚刚收购的三洋白色家电部分出让给中国海尔,并准备关闭大阪府贝塚市的锂离子电池工厂,将产能转移至中国苏州的工厂,通过压低生产成本,抗衡韩国厂商。另外,它还将于今夏把手机生产全面转移至中国等海外工厂。索尼撤资,将合资企业S-LCD公司拱手让给了韩国三星。
而日本电器产业实施的第二种自救招数就是裁员。据报道,索尼计划年内裁员约1万人,占员工总数的6%;NEC公司计划年内在全球裁员1万人,作为缓冲,NEC宣布将于7月开始募集自愿离职者。还有日本松下也准备裁员1.7万人。
那么,断臂求生和大规模裁员,真的能够帮助日本电器产业完成自救吗?答案似乎令人质疑。
首先,断臂求生,看似可以轻装上阵,但关停工厂和项目,必然进一步加剧日本产业空心化。大批技术员工的流失,将导致日本引以为自豪的制造业工艺丧失殆尽。另一方面,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受损,必将动摇日本整体经济的根基。反过来,国家经济大环境的不稳,又将使这些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其次,裁员是在企业财务发生巨亏情况下实施的一种极端救急方式。它也可能暂时起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实现扭亏为盈的作用。但是,裁员会加剧企业员工和一般民众的不安心理,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日常消费方式。企业裁员,人们对未来生活就会充满担忧,会捂紧腰包谨慎消费,从而加剧市场紧缩。而市场的萧条又会加剧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如此往复,社会经济必然陷入无法挽回的怪圈。
不管是断臂求生,还是大规模裁员,其实质都将导致对传统的日本企业文化的变革,都将引起阵痛。以往,日本企业内部的特殊文化,曾经帮助这些企业立足于世界之林,帮助日本国家经济快速腾飞。尽管经历几十年发展以后,日本企业文化出现了与世界经济发展不相符的问题,但是,这种变革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靠吃猛药实现快速瘦身,自身必然受到损伤。(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