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手机曾以其领先的技术优势在中国市场中一枝独秀,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反而成为制约日本手机厂商发展的瓶颈。
因为随着消费者更换产品周期的缩短,其对手机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是需求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则是对价格的愈发敏感。而此时,“重技术轻市场”的日本公司显得创新乏力,尤其在价格竞争近乎白热化的中、低端手机市场,日本公司的产品更没有优势可言。
事实上,这背后也映射出日本公司在组织结构上一贯存在的本地化不足的问题。由于日本企业大多奉行以日本总部为主的集中决策制,因此对于重要决策往往都要层层上报,得到总部批示后才能执行。最终,由于决策迟缓导致他们在市场上的节节败退就在所难免。
对此,菅野信行也有所感触。他回忆,当年由于不了解中国手机市场的复杂性,很多日本公司以为他们可以像在本土市场上一样,把手机从工厂中生产出来就大功告成了。最后出现大量产品积压在渠道上——这是他们之前在日本市场上从未遇过的。而当所有日本手机公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市场已将他们无情淘汰。
其实,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中日两国通讯市场的差异,导致无论是在产品设计还是市场销售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重返中国市场之初,夏普就做好了调整的准备。
首先,在产品设计方面,夏普发现日本手机上往往搭载着很多增值服务功能,而中国的通讯产品目前还主要还以软件应用为中心。“中国有它独特的需求,我们将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新产品的导入。”2009年7月,夏普公司在上海设立了生活创意策划中心,以更好地研究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其实,与2G时代不同,在3G时代,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产品的推广,移动运营商都要起很大的作用。例如日本早于中国数年推出了3G服务,他们采取的就是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中心垂直”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共同策划开发市场和产品。
当夏普怀着同样的期待与中国的几家移动运营商谈合作时,却发现对方希望他们能提出更多的建议。对于初涉3G的中国移动运营商而言,他们在市场开拓、定制产品等方面都还要重新规划、理清思路。
虽然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持,但夏普相信,把之前与日本运营商在3G领域的合作经验复制过来,将帮助夏普与中国运营商的共同合作。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夏普公司已确定采用三种制式同时铺开的方式进行市场推进。其中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合作的产品已经上市,与中国移动合作的产品也正在开发之中。为了扩大与各运营商的业务合作,夏普在北京成立了专门的运营商业务推进部,主要职责就是研究如何合作,提供多样的产品与服务。
除了产品与服务的研发,在销售渠道方面,夏普也一改过去只靠经销商铺货、从不与卖场联系的方式,不仅选定天音和中邮普泰两家公司作为分销商,同时还与家电连锁店迪信通、国美、苏宁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据悉,截至2009年7月,夏普手机的专柜数量已经达到3000家,而他们未来的目标是在2010年3月,将销售网点扩充到5000家。未来,夏普在销售策略上将采取移动运营商定制与市场渠道并行的方式,销售专柜也将由沿海城市不断向内地扩张。
尽管由于中国的3G市场尚属起步阶段,且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夏普对2009年手机需求量的增长不抱太大的期望,但他们还是为自己定下了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目标。
但夏普手机目前的产品依然过于单一,渠道建设也更需加大力度,因此,对于踌躇满志再度冲击中国市场的夏普而言,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更多详细情况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