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数码 >> 资讯 >> 正文
日本电子业界形势严峻

全球排名第三的日本动态半导体内存(DRAM)企业尔必达2月27日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申请。尔必达负债4480亿日元(约合55亿美元),创日本制造企业破产规模之最。
  作为日本国内惟一一家DRAM制造企业,尔必达一度是日本政府力保的“准国家队”企业代表。尔必达的落幕显示,在全球电子业洗牌大潮中,仅靠国家保驾护航并不能确保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幸存。 
  尔必达诞生于1999年,实际是整合了日立、NEC、三菱电机的DRAM业务,其成立本身就带有保护日本DRAM产业的政府意志。但在经历早期的大跨度扩张后,尔必达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导致2007年起DRAM市场价格急剧下跌。2008年金融危机中,DRAM全球需求继续大幅减少,产品价格也进一步下滑,尔必达濒临死境。 
  政府此时再次向尔必达伸出援手。2009年,在日本经济产业省主导下,日本通过《产业再生法》修正案,授权日本政府可对拥有国际领先技术、但面临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施以援手。2009年6月,尔必达成为新法的首位受益者,获得300亿日元(约合3.7亿美元)公共资金和得到政府担保的1000亿日元(约合12.4亿美元)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融资。 
  然而,好景不长。尽管有政府注资和政策扶持,尔必达在接下来的经营中遭遇日元升值、韩国同行强势崛起、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双双下滑等影响,经营始终没有明显起色。尔必达于本月初发表的财报显示,2011年4月-12月期决算中,公司亏损达989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 
  据日本媒体报道,申请破产重组后,尔必达发行的普通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等违约债务的本息金额将达1385亿日元(约合17亿美元)。日本政府此前投入的部分公共资金也将无法回收,国民负担因此新增最多280亿日元(约合3.5亿美元)。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年为支援尔必达奔走的经济产业省高官不久前因内幕交易被捕,其涉嫌内幕交易的对象也包括尔必达股票。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尔必达破产简直是政府直接介入民间企业经营无效的教科书式案例。 
  尔必达的没落也是日本电子业界近年面临严峻局势的一个缩影。在全球电子产业重组洗牌中,即便有政府和政策驰援,没有绝对技术优势、不具备不可替代性的产品随时有可能陷入价格战泥沼,日本电视制造业的没落就是其中一例,而像尔必达那样专注于一项“可替代”产品的电子企业显然抗风险能力更弱。 
  前些时候,尔必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坂本幸雄在“2012世界半导体东京峰会”上还信心满满地表示,在DRAM市场能幸存到最后的是尔必达那样有技术实力的公司,2012年将是决定谁笑到最后的决战之年。 
  话音刚落,尔必达已力竭倒下。 
  有尔必达的前车之鉴,日本一些市场人士开始担心:日立、东芝、索尼不久前整合的液晶面板业务会不会重蹈覆辙?毕竟,日本液晶面板产品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与尔必达的DRAM惊人相似。

数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6大电子零部件厂商订单额创季度新高
日本电子厂商的业绩似乎迎来了触底反弹
从顺差到巨大逆差 日本电子产业犯了什么错
日元贬值日本电子巨头好日子来了
从有了iphone之后日本电子开始衰败
日本电子巨头最惨淡的日子也许已经过去
日本电子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日本消费电子三大巨头正计划通过大规模出售资产
日本电子巨头出售房产融资
日本2012上半财年电子零部件出货额同比减6%
风光无限的日本电子电器企业如今却黯淡无光
日本电子三巨头依旧深陷泥淖
日本电子业裁员重组能否挽救没落王国
索尼为首日本五大巨企沦陷一解
日本索尼、松下、夏普电子三巨头失去了未来
松下和夏普正在进军绿色能源领域
日本电子消费品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
日本电子巨头纷纷陷入窘境
日本电子业渐渐失去光芒
日本电子巨头为何输给苹果和三星
日本电子巨头们想要实现真正的业绩复苏依旧任重道远
日本松下日立第一财季扭亏为盈
消费电子领域日本企业出现了集体衰落
日本电子巨头夏普、索尼、松下能否重振雄风
2012年4月份日本电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