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数码 >> 资讯 >> 正文

日本家电业集体转型

作者:未知  来源:英才   更新:2012-2-20 15:45:28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文 本刊记者 裴瑜                      

  出处 《英才》杂志2012年2月刊

  一张张难看的成绩单成了曾经雄霸世界的日本家电企业彻底告别峥嵘岁月,开始艰难转型的导火索。


   据松下电器财报数据显示,其2011年4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实现销售额19295亿日元,同比下降10.7%,净亏损304亿日元。与此同时,东芝、日立、夏普、索尼等早前以家电著称的一系列日本企业在2011年第一财季均未能逃脱尴尬境地。东芝财报显示,其营业利润41.2亿日元,同比下滑87.8%;日立的盈利只有29.3亿日元,同比下滑96.6%;夏普营业利润35亿日元,同比下滑84.4%;而索尼净利润亏损高达155亿日元……

  有分析将2011年的日本家电企业的集体性亏损归结为日本大地震,松下、索尼、夏普、东芝的财报中也先后提到,地震和海啸导致销售减少、价格竞争激化、原材料价格上涨,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

  但反对意见同样掷地有声:“地震不会把技术震丢。促使日本家电企业加速转型的主要原因是日元的汇率持续走高,导致企业竞争压力很大。此外,新兴国家家电产业的崛起,对日本家电企业也造成了很大压力。”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表示,日本企业在家电领域的衰落可谓“由来已久”。

  放弃盈利渐少或者亏损日增的家电业务,转向未来更有市场的绿色能源、大型机电设备、整体服务等领域,面对“阶段性问题”的日本家电企业正逐渐走出自己的转型之路。

  转的彻底

  从日本家电企业的近期表现上看,转型似乎来得很彻底。

  数月前,松下不但将旗下的三洋白色家电业务以8.3亿人民币的价格抛售给中国海尔,还宣称将不再对等离子和液晶显示器业务进行投资。其总裁大坪文雄宣布,这一系列动作的原因是松下的经营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偏重现有事业向能源等新领域转变;从日本中心向彻底面向全球转变;从趋于单品向解决方案和系统发展转变。”

  于此同时,大刀阔斧“改革”的还有索尼。2011年3月初,索尼宣布将其全球业务拆分重组为“消费类产品与服务集团”和“专业设备解决方案集团”两大集团,试图以“苹果模式挑战苹果”。而近日,索尼以10.5亿欧元现金收购爱立信持有的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50%的股份的举动,则被外界看作索尼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转型的一个标志。

  除了在“四屏战略”(即手机、电视、PC、平板电脑)上不断强化其“移动互联战略”,索尼同样将目光放在了新能源领域。在最新提出的“环境零负荷”蓝图中,借助新能源战略规划,索尼计划将电池业务打造为集团的3大增长引擎之一。

  而从转型较早的日立来看,家电产品的销售额如今只占集团全部的9%,更多的收入早已转移至电力、信息通信、水处理、建设机械、高性能材料、交通、物流等领域。日立(中国)相关负责人对《英才》记者表示,随着智能住宅、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等以环保为导向的新市场的兴起,日本家电企业在节能等领域所开发的、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技术,将会使其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日本家电企业的“改革维新”,罗清启认为这是一次集体性的主动转型。因为,在日本企业的新业务中,既有家电业务的重组,也有新领域的开拓。无论索尼还是松下,其转型均是在原有业务群基础上,依据技术趋势及市场需求方向而定的,转型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不过,创维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杨东文则向《英才》记者表示,在他眼中,近些年日本家电企业一直持续的转型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应对。“过去,日本家电企业在模拟技术上很强大,但在从模拟向数字时代转型的过程中,日本家电企业有点犹豫不前,转型不是很坚决,这导致他们今天比较被动。”

  杨东文认为,几个主流日本品牌在连续几年的亏损之后,被动选择了一些策略性措施。比如为应对日元升值,把制造环节外派。以索尼、夏普、松下、东芝、日立为例,这些企业皆把电视整件制造放在中国等东南亚国家的生产基地生产或外派给中国台湾和内地的家电企业代加工。

  “尤其是全球化后,日本碰到了新的竞争对手。其中,有三星、LG等韩国企业,有在半导体及数字技术上崛起的美国、中国台湾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制造业企业,各方面的新对手都很强,日本家电企业原来的优势已逐渐丧失。而在网络电视、智能电视、面板、工艺等方面,日本家电业的创新力不足。”杨东文表示。

  未来之战

  转型,不是为了转型而转型,是为了企业全球竞争力提升而转,重点是要产生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经营逻辑。从日本家电企业身上不难看到,其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始终围绕着把握产业和市场发展的主动权。

  “日本家电转型的特征是转移制造、降低成本,同时把资源集中在对未来更有前途的新兴产业上。”杨东文认为这种转型对中国家电企业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要学会关注未来新兴产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中国和日本经济体不同,市场空间更大,企业分工更细,而日本家电企业大多是综合性经营企业,除了做家电,还兼跨能源、核电等领域,向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其中更不乏像东芝这样的百年老店。与有此背景的日本家电企业相比,中国家电企业起步晚,基本靠国内市场支撑,主营业务相对单一,发展的阶段和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杨东文告诫中国企业“向新能源等领域发展,不可盲目借鉴日资企业。”

  或许,相比已经进入衰退和转型的日本家电企业,韩国家电企业的称雄,对中国企业有着更大的借鉴意义。

  “韩国企业进入家电领域的时间跟中国差不多,但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三星、LG这样世界级企业?”业内专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三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而中国家电企业,大多数至今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研发体系,品牌建设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长远规划。”

  “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过程中,韩国家电企业抓住了很好的机会,在数字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投资研发、生产制造,同时在运营上采取产业链运营,多元化经营方式,建立了研发科技导向的体系,培养国际化人才,打造国际品牌经验,这都值得我们学习。”杨东文表示。

  日本家电企业的转型或许可能为中国企业腾出市场空间,但从长远看,这个机会又很有可能进一步固化中国企业的“制造者”角色,让中国在新产业、新技术领域再次失去机会。


 

数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数码:

  • 下一篇数码: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手机脏了洗洗就好了 日本京瓷推

    这款日本智能手机可以用肥皂和

    苹果日本AI研发中心将于3月正式

    索尼正式进军手游市场 明年发布

    日本众筹VR美少女“陪睡”计划

    日本众筹VR美女陪睡游戏 200万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