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被松下收购旋涡两年的日本三洋终获转机。
11月26日,日本三洋在中国最主要业务承载者及最大合资企业合肥三洋宣布,将在冰箱领域推出自主高端品牌“帝度DIQUA”,并启动双品牌战略。
据称第一批“帝度”冰箱将于2012年上市,新品牌还会使用在合肥三洋原有的洗衣机业务上。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合肥三洋还在进一步谋划为微波炉、洁身器和空气净化器等小家电产品也创立另一个新品牌,在合肥三洋新的产业计划中,到2015年,洗衣机、冰箱、小家电三类产品的销售收入将实现200亿元。
而在这之前,松下曾表示,收购后的三洋与其松下在家电领域品牌重合,将会逐步考虑放弃三洋品牌。而合肥三洋此举也被外界看做是日本三洋对其品牌的自保和反击。
秘密武器
根据之前的合资协议,合肥三洋与日本三洋在洗衣机产品的“三洋”品牌授权期将在2013年12月31日终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推出的“DIQUA”与三洋洗衣机品牌“AQUA”十分形似,看来此举颇具品牌过渡之意。
“现在来看非常有可能续签合同,还有一点可以保证的是未来三洋品牌会存在。”合肥三洋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据记者了解,在合肥三洋帝度品牌发布之前,合肥三洋的高管曾多次前往日本就三洋品牌是否能延续之事进行协商,但现在尚无结果,不过根据提前6个月的合同协商续签惯例来看,合肥三洋最晚会在2013年年中宣布结果。
若合同续签,则意味着合肥三洋的双品牌战略将会是场持久战。即使如此,根据松下收购三洋后有意弱化三洋品牌的前车之鉴,帝度将成为合肥三洋未来布局和扭转态势的“秘密武器”。
“我们不会淡化三洋品牌,还要充分利用其营销资源和平台。新品牌的推出只是为了持续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合肥三洋董事长金友华说。
合肥三洋期望选择一条最便捷的途径以迅速扩大规模,也就是运用三洋已有的品牌、渠道和营销资源,把帝度直接移植进去。金友华的观点是,随着家电行业的竞争,利润率的降低将是一个必然规律,要想使这个规律不被重复,就必须研发新产品、推出新品牌来保证企业利润的提升。
三洋方面的想法似乎更加现实。日本三洋方面表示,三洋本身就是高端品牌,帝度的定位比三洋更高。
帝度的定位在高端复合品牌,按照计划,一向注重技术开发的合肥三洋会把2010年7月投资打造的全国最大变频洗衣机基地变成帝度产品的实验基地。
不过,被给予厚望的帝度面对的首要难题是,如何既能汲取三洋本来的资源优势,又能区别于三洋产品,以防陷入雷同误区。
在这之前,合肥三洋生产的三洋洗衣机已经覆盖了包括变频波轮系列,顶开式滚筒、欧式滚筒、斜式滚筒全产品线。
“2012年年底,帝度洗衣机和三洋洗衣机在外观上也会有明显的区别。”合肥三洋营销副总裁章荣中说。
外部威胁论
自松下公布收购三洋计划后,三洋就一直深陷尴尬,其矛盾主要集中在:收购后的三洋品牌是否消失?事实上,三洋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要“保留自有品牌”。
松下和三洋渊源深厚,三洋创始人井植三兄弟,井植岁男、井植郎、井植薰是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妻弟,而井植岁男更是1918年松下创业时的五位创始人之一。1947年井植岁男从松下离职在松下幸之助的协助下创办了三洋,后井植郎、井植薰先后从松下人事部长和常务董事兼制造部长职位上离职加入初创期的三洋。
2002年起三洋陷入困境,2009年松下收购三洋的行动颇有家族亲情色彩,不过在三洋的资产中,松下更看重三洋的新能源即电池业,而全球业绩亏损的三洋家电业务,松下早已经当其为鸡肋。
正因为如此,松下开始对三洋家电业务分拆进行出售,2011年10月松下将三洋在日本、东南亚的冰箱及洗衣机资产出售给海尔。
和合肥三洋一样,海尔与日本三洋也是合资关系,只是合资公司地点设在日本本土。据了解,海尔收购日本三洋的冰洗业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购买全部合资公司的股权,二是之前三洋在东南亚冰洗业务。这两部分都与中国市场无任何关系。
即使被收购,由于渊源,三洋体系在松下资本控制下仍有着不小的主动权。
松下之前公开表示,2012年4月,原则上实现松下品牌一体化,但是部分地区部分品类将继续使用“三洋”,至于中国地区三洋哪些品类可能位列其中,则没有给出具体的安排。
如此看来,日本三洋在国内的主要业务只剩合肥三洋一家。“合肥三洋的洗衣机业务在国内一直处于强势,日本三洋肯定会力保的。”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家电专家孙德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