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同一天发布网约车管理细则,并且北京和上海还不约而同地限定司机户籍和车辆牌照,政策所针对的实际上是网约车迅猛发展中暴露出的乘客安全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对于外地牌照的网约车急剧增多的状况,前不久,央视记者就在北京街头做了调查。
繁华地段等客 加剧局部交通拥堵
记者在北京望京SOHO附近拍摄的画面显示,等客的网约车停在写字楼出入口两侧,几乎占用了道路的两条车道,过往车辆不得不放慢车速,避让通过。其中,一辆白色外地牌照的网约车已经至少逗留了十分钟,由于一直没接到乘客,司机绕行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原地。
据央视记者观察,平均每辆网约车都要在这个路口停留至少两分钟以上,许多没有接到单或没有接到乘客的网约车会停留更长时间。
交通委:拥堵加剧与网约车出现时间吻合
北京市交通委近两年的拥堵指数也显示,从2014年8月份以来,拥堵指数较上半年大幅增加,而这一时间与当时滴滴专车在北京大规模出现的时间吻合,而2015年6月份,交通拥堵指数又同比上升了31.5%,这一时间段与滴滴快车在北京出现的时间相吻合。
北京交通委:月均进京车辆同比多15万
记者发现已经运行的网约车中不少都是外地牌照。北京市交通委的检测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到8月,每月进京车辆一直在115万辆(次)左右,同比多出了15万辆(次)。
央视记者采访了近10位专职的外地网约车司机,粗略统计发现,这些外地网约车司机每月的毛收入大约在10000到12000元之间,扣掉燃油保养吃住等成本后,月均纯收入大约6000元。虽然实际收入没有外地网约车司机想象得高,但仍然吸引了不少北京周边城市的私家车主,而这些车辆的涌入,在专家看来是对北京交通的巨大冲击。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表示,“北京交通已经在一个超饱和状态,增加一些外地的车牌照,即使说它相对于北京的这样的总量来说,可能只是占个十分之一,或者说一个比较少的量,但是作为一个增量,微量的增量来说,那么对于北京的交通的负荷来说,那么会造成一个很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