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电脑业务全面独资 东芝紧抓笔记本业务自救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10 16:14: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昨天,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桥股份)一纸公告宣布,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将持有的东芝电脑(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东芝电脑)10%股权以92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合资方、持股90%的日本东芝。上海东芝电脑至此正式成为东芝在中国的独资公司。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东芝意在通过加强笔记本电脑业务为其在中国市场的颓势画上句号。

  独资增强控制
  早在1999年,金桥股份与东芝合资成立东芝电脑(上海)有限公司,从事东芝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和销售。金桥投资50万美元,占合资公司10%股权。据金桥股份证券事务代表吴海燕介绍,当时我国对外商投资尚有严格限制:不能独资,因此外资企业通常都在中国找一家合作伙伴以设立合资公司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但一般都由外资控股。在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居第一阵营的东芝电脑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登陆中国内地的。
  2003年,随着相关政策的“解禁”,东芝笔记本电脑又在杭州设立了一家独资企业———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该公司成为东芝电脑在中国内地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75万台。杭州东芝电脑成立后,上海东芝电脑原有业务中的生产职能相对减弱。销售调整为逐步侧重于研发。
  据知情人透露,上海东芝电脑完成独资后,其业务职能将转变为以市场销售和研发为主。据悉,早就有意推进上海东芝电脑独资的东芝方面,此番与中方合作伙伴的价格商谈过程比较顺利,只等下一步完成股权转让的手续。对于金桥股份而言,当初50万美元的投资,能收回92万美元,这还不包括每年从东芝电脑(上海)有限公司已经拿到的分红,因此双方对转让事项一拍即合。
  昨天东芝(中国)公司公关宣传部刘岩表示,笔记本电脑一直是东芝在中国市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实现独资将提高东芝笔记本电脑在中国市场的决策和反应速度。

  家电放手合资
  值得玩味的是,与此次东芝在笔记本电脑业务上实现独资截然相反的是,今年以来东芝在家电领域频频与中国家电同行展开合资,与美的、TCL等国内家电巨头密切合作。
  11月4日,东芝与TCL联合宣布,将在冰箱和洗衣机等白色家电的制造和销售领域全面合作。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东芝将对中国境内的冰箱和洗衣机业务进行资产整合,与TCL共同投资5000万美元投建冰箱和洗衣机制造工厂和销售公司,生产和销售东芝品牌的产品。
  早在今年6月,东芝空调业务选择与国内空调巨头美的合资。美的整合旗下所有与空调业务有关的资产,东芝现金收购其20%股份,双方共同设立新公司,合资公司生产“东芝”空调。负责此次合作的东芝旗下的东芝开利株式会社社长儿子俊郎介绍,按照计划,2005年,美的将为东芝生产40万台空调,到2008年产能达到100万台。今后,东芝还将把自己的制造业务逐步转移到美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陆刃波表示,很显然,东芝笔记本电脑和家电产品在中国市场选择独资和合资两种不同的模式发展。
  应该说,通过与美的、TCL的合作,东芝完全把白电的制造环节交给中国合作伙伴来掌控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合资生产基地生产的成本有巨大优势,另一方面能通过合作伙伴———中国家电巨头强大的销售渠道推动东芝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陆刃波进一步分析认为,以上两点考虑都可能是东芝期望比较“省心”地让家电业务在中国实现增长,为专心发展笔记本业务腾挪空间。

  扭颓势巧发力
  据苏宁电器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介绍:“目前,东芝彩电销售排名停留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第6名之后,东芝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产品的排名连前十都进不了。”国美电器方面的消息则显示,东芝家电的排名近期仍有下滑趋势。陆刃波分析指出,东芝目前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的产品是笔记本电脑。家电业务并非其强项,只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东芝家电走低价洋品牌路线一度占据内地家电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松下、三星、日立等其他外资家电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攻势后,在家电领域鲜有新品和增资计划的东芝优势渐失。
  真正让东芝警醒的是,即使在全球市场引以为傲的东芝笔记本今年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从1995年进入中国内地的东芝笔记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市场占有率从不足1%增长到8%,成为市场老大。然而,2000年开始,东芝笔记本出现颓势,滑落到市场第三。2003年,在众多品牌的价格攻势下,东芝退出了中国笔记本市场第一集团。有知情人称,面对危局的东芝选择了自身实力更强的笔记本业务作为突破口。该人士分析,中国的笔记本市场逐渐成熟,其利润空间是家电的好几倍,在家电市场放手让中国合资伙伴处理,然后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笔记本领域发力,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品牌影响力都将更有可行性。(记者张艳 实习生张鑫)

    《京华时报》(2004年11月10日第B37版)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