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追求极致 YOGA 3 PRO因为我可以
|
作者:网易 文章来源:天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15 7:02:4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第1页追求极致一见倾心 一个月前,联想在伦敦和北京召开发布会发布YOGA家族新品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在北京的发布会主题是“穿越空气”,空气的英文是air,明眼人都能看出直指苹果的超薄笔记本“MacBook Air”(以下简称MBA)。如果推出一款超薄笔记本不是难事,那么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绝没有那么容易了。这不仅仅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更需要突破进取的勇气和精神。 追求极致一见倾心 YOGA 3 PRO:因为我可以 在这场穿越空气的发布会上,一款13寸的笔记本——联想YOGA 3 PRO格外引人注目,不光是因为它那精湛的设计工,独树一帜的铰链。最重要一点还是其超乎寻常的轻薄设计,从公布的对比数据YOGA 3 PRO的最厚边比MBA的最厚边还要薄一只筷子,约为4.2mm。 更轻更薄 联想YOGA 3 PRO 大家不要小看这4.2mm,懂行的人都知道,笔记本的最薄之处可以通过楔型设计将边缘削薄获得视觉上的薄边,但是要将最厚的地方的厚度降下来哪怕1mm,则是一件非常考验技术实力的事情。YOGA 3 PRO能够更轻,更薄,更有锋芒正是联想先进技术和追求极致的精神共同协作的结果。 联想YOGA 3 PRO 联想YOGA 3 PRO在轻薄上达到了一种巅峰,这款产品本身的重量仅为1.19kg,厚度为12.8mm。可是为了达到这份至轻至薄,联想的付出要显得厚重很多,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这份付出用户才有机会感受来自这款产品美的享受。 第2页YOGA 3 PRO:因为我可以 那么联想的这种精神,这份付出意味着什么呢?对于任何一款产品而言,从其做工上我们就能看出厂商的精神和态度。粗制滥造的产品会在第一时间剥夺用户的信赖感,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实际价值和使用价值。与之相反,不断突破创新,从最小的配件到机身整体设计都追求精益求精的话,用户自然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这款产品背后的价值。这同时也是厂商对自己,对用户,对产品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联想YOGA 3 PRO 那么回到联想本身,在穿越空气新品发布会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YOGA 3 PRO拥有创新的由813个零件组合起来的手表链式铰链(正是这个铰链实现了其他笔记本无法实现的180度平躺、翻转等多种模式)。YOGA 3 PRO表链式转轴的每一零件都经过严苛打磨,平顺光滑甚至不会划破丝袜,多达25000次的翻转测试,轻松使用10年以上完全不是问题。从一个转轴,从每一个转轴零件,都展现了联想在打造YOGA 3 PRO时付出的心血,至臻工艺,精益求精。 联想YOGA 3 PRO表链式转轴 除了创新的表链式转轴设计还有一点是很多用户关注的,那就是YOGA 3 PRO的“心脏”——英特尔最新14纳米的Core M70处理器,不仅拥有更小的体积同时能耗也进一步降低。全球首款14层高密度主板,0.5mm的康宁第三代大猩猩玻璃,,3.5mm最薄金属散热风扇,2.8mm厚度电池组合而成,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总体的工程,这么多部件的精密组合,最后才达到了12.8这样的极致轻薄,穿越了“空气”,这款笔记本可谓是集PC技术之大成。 联想YOGA 3 PRO 或许有人会问,这样的极致轻薄有什么意义吗?首先,从笔记本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极致轻薄就一直是其追求的目标,因为笔记本出现的本身就是因为其轻薄便携取代了台式电脑,轻薄是笔记本应该具备的天然属性,无论何时足够的轻薄都是吸引用户的,否则为什么苹果的MBA 能够大受欢迎呢? 其次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由于我们使用笔记本的时间在下降,笔记本市场在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并不乐观的笔记本市场,联想却用各种最尖端的工艺做出这一款“穿越空气”的YOGA 3 PRO笔记本,又意义何在呢? 联想YOGA 3 PRO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看过的一篇关于某超级跑车设计师的报道,文中采访者去问这位超跑设计师,现在的超跑速度已经足够快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本跑不出这样的速度,也用不上,追求极速意义何在?没想到这位设计师淡淡地回答:“BECAUSE I CAN。”——因为我可以!是的,因为我可以,这样的理由就足够了,超跑是人类追求极致速度的产物,对于超跑设计师来说,无他,就是要证明我可以做到,就是这种追求极致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和创作一件艺术品是差不多的,艺术本身就是追求极致之美的过程。 联想YOGA 3 PRO 极致工艺美好体验 YOGA 3 PRO可以看做是联想的炫技之作,联想所想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追求极致产品的精神,或者是一种极客精神。正是联想的这种极客精神才使得YOGA 3 PRO至轻至薄,宛若一件工艺品。很多用户对这款产品一见倾心,原因很简单,YOGA 3 PRO:因为我可以!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