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作者:交流 文章来源:中关村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29 6:43:3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第1页: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4K将要普及这句话已经喊了很多年了,而2013年的4K电视大爆发又给4K的普及增加了一个新的筹码,但是说归说,现在4K视频距离普及仍然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且不说各大电视台做的怎么样,就说我们能在网络上下载的4K视频,绝大多数都是宣传片或者记录短片,能成体系的内容少之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还敢说4K普及了吗?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漫天4K飞舞时


虽然笔者在开头说4K根本没普及,不过4K的广告可以算是真心实意普及的不能再普及了,无论我们是购买电视、显示器、投影仪、手机、摄像机乃至于相机,4K都是一个绝好的宣传词,当然了既然是宣传也免不了真的具备相对应的特性,所以不能说人家只是噱头。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4K不只是噱头


当然了,各个产品具备4K的功能和性能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些产品的4K可以说仍然是各自独立的,并没有形成一个连贯的使用体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4K视频的普及率远远赶不上4K设备的主要原因。毕竟一个产品做得再优秀,都很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个厂商再优秀,也很难领导一个大型产业。


第2页:采集部分 摄像机仍然稀缺


采集部分 摄像机仍然稀缺


首先我们来说说采集部分,虽然说目前已经能找到相当数量的4K摄像机,甚至连一些手机都具备了4K视频拍摄功能,不过4K视频采集部分仍然是一个难点。首先在摄像机方面,绝大多数4K视频摄像机都是针对影视市场的产品,少数则是针对个人消费者,至于针对广播、新闻类的产品目前还没有出现,这就是视频采集部分最大的困难。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索尼推出的民用4K摄像机 AX100E


可能有人说既然有那么多影视级的摄像机,那么拿过来用不就得了,事实上这里边涉及到了一个颇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影视级摄像机的操作复杂程度可能会超过广播级的10倍,广播级摄像机虽然也比较注重画质,但是广播级摄像机更为重视的是在各种环境下的耐久度以及使用的便利性,一个人很难完整的操作一台影视级摄像机,但是一个人同时操作2台广播级摄像机还是有可能的。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影视级4K设备


正是因为目前4K摄像机使用起来颇为复杂,而一般的小型摄制组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去操作复杂的影视级摄像机,所以说能拍摄成4K视频的都至少算是半个电影了,既然都是半个电影了,又有谁愿意放在公众平台播映而不去院线骗点钱呢?


第3页:编码部分 各大厂商都在挺进


编码部分 各大厂商都在挺进


然后我们来说说视频编码部分,首先在拍摄设备这块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太过合适的视频编码,要么就是使用老编码单纯的提高分辨率和码率,当然这一定会造成编码效率降低,容量庞大;要么就要使用厂商自己的编码,比如索尼的XAVC S,当然这套编码要普及仍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也要看索尼愿不愿意开放了。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索尼的XAVC S目前还无法普及


而在成片编码这块,目前4K的2大流派为H.265与VP9,现有的1080P主流编码格式H.264的晚期版本也拥有4K视频,各大播放器对于这3种编码的4K视频基本上实现了完整的支持,但是在硬解方面仍然存在着比较多的兼容性问题,可以说目前压制成片的4K编码已经比较成熟了,只是缺乏一个比较好的承载介质。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各大播放器对于这3种编码的4K视频基本上实现了完整的支持


总的来说,4K的编码仍然算是一个问题,不过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提升视频分辨率都会遇到编码更新带来的各类兼容性问题,而且一些偏门的1080P编码到现在为止仍然是各大视频播放器的软肋,如果你是个人消费者,对于这个问题完全可以不做任何考虑,只需要等待就好了。


第4页:编辑部分 处理流程仍然复杂


编辑部分 处理流程仍然复杂


然后我们来说说视频编辑部分,视频编辑在今天已经是一件人人可以做的事情了,不过想要处理4K视频还不是那么容易,虽然最新的几大视频软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4K视频,但是想要做到轻易处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不说格式支持什么的,首先在文件尺寸上就会带来诸多困扰。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常用的剪辑软件


而且4K视频本身采用的编码强度更高,意味着视频处理软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生成一份小尺寸的简化版编码内容进行套剪,否则的话随便一两个操作都会让我们的电脑卡的要死,这种卡顿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只是占用更多的时间,但是实际上却会因为这种卡顿使我们的思维连贯性与心情大幅度受到影响,效率就更不用提了。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4K的输出会占用大量时间


在最后的输出部分,由于4K视频天生分辨率比较高,所以就需要更高的压缩强度,从实际情况来看,压缩相同长度H.265或者VP9编码的4K视频,需要数倍乃至于十数倍于H.264编码1080p的时间开销,而目前主流平台想要剪辑输出1080p视频都谈不上轻松惬意,4K就更不要提了。


第5页:传播部分 线路已不是问题


传播部分 线路已不是问题


传播部分的压力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毕竟现在的电视网络也不再使用多年以前的无压缩直传标准了,互联网更是拥有各种各样的视频压缩模式,想要传输4K视频有那么难吗?当然这个结论还是用数据来解答,目前的4K视频相对于1080p视频,给予网络的传输压力是多少倍呢?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优酷早已提供1080OP的视频播放,但是需要花钱。


可能答案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平均下来的数字大约比2倍小一点点,目前北京市已经基本普及了20M光纤(有些地方会免费升级到30M),而优酷这种视频网站的1080P视频其实码率只有2-4Mbps,就算升级为4K视频,码率无论如何不会超过8Mbps,相信这样的数字放在现在已经不构成压力了。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机顶盒的性能让人堪忧


所以说现在播放4K视频在线路上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是在之前我们也说过,为了保证4K传输效率视频供应商往往会采用更加优秀,同时运算开销更高的新型算法,这对于接收设备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以PC的性能绝对是富富有余,但是对于紧凑型的机顶盒、播放机难免会造成一些困扰。


第6页:观看部分 万幸这块已普及


观看部分 万幸这块已普及


最后要说的就是观看部分了,笔者只能说这一点其实很万幸,实际上这也是目前4K市场发展最为成熟的点,无论是4K显示器,还是4K电视,乃至于4K投影机,其实都涌现出了一定数量价格还算亲民的产品,只要你想要买,可以说没什么买不到的。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价格亲民的4K电视机


而在连接线缆部分,HDMI 1.4标准的接口和线缆早就已经满天飞了,虽然只支持4K/30p,但是也可以满足一般情况下的需求,至于HDMI 2.0标准的输入输出设备也会在今年大量涌现,届时我们也会回归到60p时代,不再有这方面的烦恼。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虽然4K视频比较稀少,但是用它来看照片和玩一些特定的游戏还是非常震撼


总的来说,目前4K市场最成熟的就是输出设备了,虽然4K视频比较稀少,但是如果我们用他来观看照片,或者玩一些4K级别的游戏,都是非常震撼的效果,所以现在购买一台4K电视或者4K显示器也可以算是一个比较理智的行为,至于高端工作站市场更是全面向4K设备倾斜,谁让分辨率会影响到那么多效率呢?


第7页:别想4K了1080P在哪里


别想4K了1080P在哪里


关于4K,笔者要说的其实就到此为止了,4K这个东西的确放在现在还是有点距离了,至于普及这一说,其实我想问问大家,1080p普及了吗?1080p出现多少年了?想要让一项技术普及,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项技术快要淘汰了。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尚未普及的1080P就要被淘汰了


好吧,淘汰不淘汰这种事情也许你不会相信,但是当你开机顶盒看着翻着有限的高清电视台的时候,你是否心里会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觉呢?事实就是如此,高清其实对于多数人还是梦想,那么因为他是梦想,所以我们就不需要购买4K级别的设备了,这种想法对吗?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虽然售价不菲,但是4K设备的优势显而易见。


显然不对,从显示设备来讲,4K设备往往定位更加高端,功能更加全面,性能更加强悍,工作在低分辨率下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虽然这只是一个逻辑关系,但是事实往往如此。至于拍摄设备这块,4K的视频也许今天看起来并没有多少优势,但是视频这东西总会给我们太多回忆,当你10年后再打开这段视频的时候,4K带来的震撼会让你坚信你当年花的这笔钱是正确的。


采编传播皆弱项 细数4K未普及的5大原因


4K距离我们生活很近,并非遥不可及。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4K这个东西,首先4K仍然是个离普及很远的东西,想要现在买4K设备就马上能看到大量4K内容是不现实的;其次,4K普及虽然遥远,但是购买4K设备并不见得是一种浪费,因为4K设备还是具备着各种各样的性能优势,哪怕只用来工作在更低分辨率下;最后的最后的最后,不要崇拜4K也不要鄙视4K,其实他只是分辨率发展路上必经的一站,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神圣。


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也请在文章下方留言,使用@作者功能可以更好的与作者交流,笔者在此先行谢过。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