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液晶之父夏普考虑重组欧洲业务的多种选项
|
作者:网易 文章来源:投影时代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9 6:26:53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近日有消息称,液晶之父夏普正与台湾冠捷科技协商,授权后者在欧洲市场生产并销售夏普液晶电视的事宜。谈判涉及到夏普出售波兰的电视机厂的问题。此外,夏普也在处置欧洲区的白电业务。夏普称,称公司正考虑重组欧洲业务的多种选项,但尚未作出任何决定。 据悉,在2012财年度净亏5454亿日元。此前的2008年、2011年夏普也曾巨额亏损。2013财年净利润116亿日元,预计2014年净利润300亿日元。——这些数据表明,自夏普十代线液晶面板和太阳能薄膜电池厂开建以来,夏普一直处于“经营低谷”。 自08年以来夏普亏损的三大元凶是:收购先锋、10代线液晶面板厂、投资太阳能电池项目。自12年以来,夏普扭亏的关键动作包括:停止太阳能业务、出售10代线半数权益、裁员、贱卖工厂和办公楼等资产、引入三星和高通的投资、面板业主要由内部垂直消化转向对外部件供给等。 其中,停止太阳能业务,以及将10代线半数产能权益转给鸿海是最关键的“止血”措施;引入苹果和鸿海等面板采购企业,改变此前夏普面板“绝不外售”的承诺,增强中小尺寸市场的竞争,则是夏普最大的“造血”点;而安培经济学下的日元贬值,则是夏普“回血”的关键外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夏普已经在2013年扭亏为盈,但是夏普远远没有进入一个“新的”成长期——实际上,以夏普预期中的2014年净利和2013年实际业绩看,如果日元贬值这个有力外因消失,夏普很难摆脱亏损的魔咒。所以,夏普在扭亏的背景下依然加速处理“高成本”市场。 夏普欧洲白电业务主要面临以中国大陆、越南、马来西亚等为制造基地的企业的竞争;彩电产品则主要面临韩国和大陆地区企业的竞争。此外,机器人制造技术,也在加强欧洲本地家电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从夏普自身看,其白电产品的规模优势并不明显。夏普最强势的彩电业务,在过去四五年里份额和产能锐减。夏普液晶面板事业主要的盈利已经转向中小尺寸面板的部件销售业务。8代线最大的客户是苹果,10代线最大的渠道则是鸿海(鸿海负责10代线50%的产能消化,这曾经是夏普亏损的重灾区)——夏普彩电内部垂直整合的优势已经丧失。 从欧洲市场、尤其是彩电产业的变化看,2003年TCL吃掉了CRT的世界老大汤姆逊;2012年冠捷吃掉了飞利浦彩电业务;2010年开始三星和LG在欧洲市场销量一路高歌猛进。相对而言日系五强:索尼、松下、夏普、日立、东芝,都在走下坡路。其中,东芝和日立几乎已经失去了全球话语权。东芝中国大陆地区彩电业务目前主要由TCL操盘。 所以,夏普若出售彩电业务于冠捷,不仅是甩掉了暂时的“高成本包袱”,也是退出了“长远性”的低竞争力领域。这一转变,固然与夏普的具体经营结果有关系,与金融危机有关系,但是更多的代表的则是全球家电产业中心向中国大陆地区的转移趋势。可以说是国家间产业竞争的自然结果。 欧洲市场作为全球三大家电市场之一(欧美中),三大彩电市场之一(欧美中),夏普的收缩,对于夏普未来整体的“业务方向”调整将具有战略意义——这一调整可以看做是夏普由终端企业向液晶面板为主的部件企业的“加速转变”的一环。虽然对于夏普而言,这一转变并非情愿,但是在巨大市场压力、尤其是全球成本最高的,投资最大,外部融资比例“领先”的液晶10代线压力下,这是夏普最明智的选择。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