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老兵不死 ThinkPad X240如何接力轻薄?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关村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27 15:16:27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第1页:老兵不死——小议14年的传承


老兵不死 ThinkPad X240如何接力轻薄?


听到一首老歌可以让你追忆过去,想起青涩时的自己,班主任严厉的目光,初恋的美好,这是居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怀;情怀这东西显然不能够现做现用,其是过去时空与当下时空的对接,也就是说十多年前的自己和当下的自己能够去做一样的事情。


客观来说,能够培养出人们情怀的电子科技产品可谓寥寥无几,当然这符合电子科技产品的标签,社会的转型、人们工作和娱乐的方式都是在电子科技产品的引领下去完成的,这就要求其必须跑在时代的前列,不可能让人们有流连忘返的机会。


所以我们就以10年为节点来看,你很难在当下任意一款电子产品上看到其10年前的影子,这就是技术创新时代的特质。很多人说技术发展独立的个性意味着科技产品不需要传承,或者说没有传承,但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看到过刚刚上市的ThinkPad X240/X240s。


老兵不死 ThinkPad X240如何接力轻薄?


如果您有缘见过最新一代的ThinkPad X系列产品,相比于14年前的X系列鼻祖ThinkPad X20来说,你似乎不会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同样棱角鲜明的轮廓、同样纯黑色调的风格、同样的红色指点杆,除了更换了IBM标志以外,你很难在外观上看出两者有太大的不同。


一个系列的传承可以达到14年,这在笔记本市场上可以算做前无古人后估计也不会有来者的纪录,对于很多人来说,ThinkPad X系列已经成为了一种情怀,黑色、棱角分明的机身、红色指点杆已经成为了时空对接的最好介质。


冷冰冰的机器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怀显然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这源于ThinkPad产品的坚持与对每一代产品的精雕细琢,作为接过了传承接力棒的ThinkPad X240来说,是否还像其前辈们那般出色,这是我们下面即将要讨论的问题。


第2页:X240的变与不变


老兵不死 ThinkPad X240如何接力轻薄?


14年的发展进程中,ThinkPad X系列一直遵循着四两拨千斤的产品理念,你在其身上找不到iPhone 3到iPhone 4大跨步式的革新,有的只是小小的改动,而从ThinkPad X20开始,每一代的变化都在围绕黑色、棱角分明的机身和红色指点杆去打造。


ThinkPad X240自然也不例外,跟它的前辈一样,我们依然能看到由碳纤维打造的黑色机身,同样棱角分明的机身以及红色指点杆,这早已成为了ThinkPad系列产品的灵魂。不过客观来说,我们也在ThinkPad X240上看到了一些改变。


ThinkPad X240参照了X1 Carbon 的屏幕设计


老兵不死 ThinkPad X240如何接力轻薄?


轻薄为主旨的前提下,ThinkPad X240依然采用了12.5英寸的机身,不过屏幕边框的设计不同于以往的风格,可以看得出这款产品参照了X1 Carbon(文章) 的屏幕设计。而从X1 Carbon开始,这样的屏幕设计已经覆盖到如今ThinkPad产品线多数产品之上。


在原先X系列产品身上能够看到的内存仓、硬件仓的设计在这款X240身上统统被取消了,这种专注于整合设计的理念体现了极简主义的特色,不过能否赢得用户的喜爱就不好说了。不过至少在观赏性方面,X240确实有着不少改观。


巧克力键盘小红点犹在


老兵不死 ThinkPad X240如何接力轻薄?


键盘方面,ThinkPad X240跟随时尚采用了巧克力式键盘,不过客观来说有不少小黑老用户无法欣然接受这种键盘,他们还是怀念以前的那个老样式。毕竟坚持了多年的老键盘让人难以忘怀,不得不说这种改变需要给老用户更多的时间去适应。


一体化有机玻璃触摸板


此外,机身细节的一些设计亦是这款X240产品较之传统ThinkPad不同的地方,一些常用的快捷键在这款产品中不见踪影,代替它的是键盘上Fn快捷方式。或许是出于对简洁设计理念的深度贯彻,这些按钮的消失意味着极简主义的胜利。


ThinkPad X240系列依然延续了之前中端/高端群体全覆盖的原则,ThinkPad X240主要针对中端商务人士,而ThinkPad X240s则针对高端级别的商务人士,后者拥有17.7mm的超轻薄机身,同时还具有Full HD或IPS。


文章小结


ThinkPad旗下的产品永远不会让你心潮澎湃,似乎也与时尚个性沾不上边,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稳重和踏实,这正符合商务人士的选购诉求,尤其是主打轻薄的ThinkPad X系列自从推出之日起就是商务人士的首选,在14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