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夏普鸿海裂痕加剧 郭台铭不再是唯一“救星”

作者:卢晓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4 8:11:1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消费电子巨头夏普与代工王国鸿海精密(2317.TW)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11月21日,日媒消息称,夏普将全面调整原计划与鸿海精密共同推进的中国业务。夏普与鸿海的合作一再遇挫:从停止共同开发智能手机,到夏普不再向鸿海的四川面板厂提供技术,以及备受关注但却无限期搁置的鸿海注资夏普谈判……这对夏普与鸿海的合作来说都不能称之为好消息。


而对期望能够入股夏普的鸿海来说,不利的因素正在逐渐增多。高通、三星、联想、CEC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夏普的合作伙伴,已经扭亏为盈的夏普还需要鸿海么?


全面调整中国业务


日前,有消息称,夏普决定中止与鸿海在智能手机上的共同开发。11月21日,《华夏时报》记者向夏普中国相关负责人求证。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日本官网还没有发布相关信息,应该不是夏普方面发布的消息,还需要向日本总部求证,但截至记者发稿,还没有收到夏普的回复。


夏普与鸿海在手机上的合作源于2012年。夏普在其发布的2012年度经营战略中提出,2013年将与鸿海合作,进军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


双方在智能手机上的合作进展很快。2012年6月,双方就共同开发进军国内市场的智能手机业务达成共识。而夏普手机事业部执行董事大昌曾表示,由鸿海生产、贴上夏普品牌的首款智能手机,8 月下旬已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大陆开始贩卖,迈出了双方合作的第一步。


看起来,夏普希望充分利用鸿海的销售网络与制造能力,来提升在国内销售业绩的预期并不理想。


夏普智能手机在中国的销量早已跌出前10,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夏普手机现在已经将销售重点放在了日本本土。而鸿海也选择跟国内的互联网手机,比如小米等进行合作。


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卓赛君对记者表示,夏普取消与鸿海在智能手机方面的合作是正确的,在苹果、三星为代表的高端手机以及小米、华为等中低端手机的激烈竞争下,国内市场饱和量已经很高,夏普的智能手机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而还是夏普与鸿海停止的合作并不仅限于手机,双方合作最紧密的面板也出现了取消合作的现象。


日前有消息称,夏普停止向鸿海在四川成都规划的液晶面板厂提供技术。


但夏普中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否认这项合作的存在,表示夏普方面从来没有发布过在四川面板厂合作的消息。


裂痕日益扩大


看起来,夏普和鸿海在资本、业务等方面开展的合作都正在逐渐结束。这意味着夏普与鸿海之间的联系,仅剩下共同运营生产十代线液晶面板的堺工厂。


去年3月,夏普与鸿海签订协议,郭台铭以个人名义投资660亿日元参股夏普堺工厂37.61%,在与夏普共同经营堺工厂的同时,鸿海还获得了十代线一半的产能。


鸿海的入股使夏普甩掉了曾经沉重的十代线包袱。此前夏普控股十代线97%时,堺工厂一直处于开工率不足的窘境,十代线的产能最低时只有30%。而与鸿海的合作让其第三季度十代线的开工率提升到了90%。


但双方在十代线上的合作也并非一帆风顺。


21日,日媒消息称,鸿海和夏普合作筹建的堺工厂有机EL(olED)面板研发中心将暂告搁浅。据悉,搁浅的原因是夏普方面提出要先将现有的液晶面板库存进行促销。


虽然这个消息也同样未得到夏普的证实,但据记者了解,鸿海已经自起炉灶研发有机EL面板。


鸿海今年5月在日本设立了“富士康日本技研”,预计将在3年内投入12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45亿元)的研发经费,招聘日本离职技术人员研发EL面板。而鸿海旗下的面板制造商群创光电的有机EL面板工厂也将引进最新设备。


而在面板之外,鸿海集团向夏普公司的出资进程遇到困难,这也让两方面的合作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去年3月,在鸿海与夏普达成十代线入股协议之外,双方还约定鸿海以550日元/股的价格,斥资将近669亿日元参与夏普股票增发。如果成功入股的话,鸿海将获得夏普9.9%的股权,成为夏普第一大外资股东。


然而,这场原本谈好的注资由于夏普不断下跌的股价发生了变化。在协议达成后,夏普由于2012财年第一财季的业绩低于预期,股价暴跌超过50%,每股只有将近200日元。


鸿海提出重定入股价格,希望以更低的股价获得夏普更多的股份,甚至进入夏普董事会。但郭台铭的想法遭到夏普的拒绝。卓赛君对记者分析称,夏普在最难的时候,都没有接受鸿海提出的要求,怕的就是鸿海进入董事会,对自己干涉太大。


双方一直处在僵持当中。3月26日,日本夏普公司宣布,中国台湾鸿海集团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向夏普注资,双方将继续就资本合作进行协商。然而,11月21日,夏普中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谈判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夏普的选择


夏普与鸿海的合作连接停止,鸿海对夏普的注资也看不到希望,已经找到更多谈判资本的夏普似乎不需要鸿海了。


不可否认的是,鸿海已经是挽救陷于资金困境的夏普的唯一“救星”,变成了众多选择中的一个。卓赛君对记者分析称,“夏普的策略是合纵连横的一个局。”


夏普已经找到了新的投资者,这其中甚至包括郭台铭期望与夏普联合对抗的韩国三星。其中三星投资1.12亿美元,持有了夏普3.01%的股份;而高通除了与夏普共同开发MEMS(微机电系统)显示技术外,还持有夏普3.53%的股份。


此外,夏普在国内也找到了电视方面的合作伙伴。除了与联想合作推出智能电视产品外,夏普还在与CEC合作的南京8.5代线中出资将近14亿,持股8%。与此同时,夏普还向南京8.5代线输出了自己核心的IGZO(铟镓锌氧化物)技术。


与此同时,夏普的财务状况已经出现了好转。公司在近两年来首次转亏为盈。


夏普第二财季财报显示,受日元汇率走势疲软、太阳能电池和液晶面板市场需求复苏的推动,夏普两年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净利润为1.39亿美元。


而对鸿海注资夏普最不利的一个消息是,夏普从资本市场找钱的愿望大过了寻求鸿海资金的支持。今年10月,夏普打算通过折价售股的方式募资1370亿日元(约合14亿美元)以重建资产负债表。


卓赛君对记者表示,夏普目前还需要过渡,需要依靠三星、鸿海。而鸿海如果想实现它的野心的话,它与夏普的合作还应该会再有。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市场拼命融资的夏普依然缺钱。2012年,夏普从银行借到了46亿美元的贷款还未偿还。鸿海的注资或许还有机会。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