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奥林巴斯大骗局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sohu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11 21:51:2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历史的警示不足以为惧吗? 安然帝国轰然倒塌十年后,相似的一幕又在地球的另一端上演。这一次,主角变成了奥林巴斯。 11月8日,东京京王Plaza Hotel,上任仅两周的奥林巴斯CEO高山修一在闪光灯下鞠躬九十度向投资人致歉,他咬紧嘴唇,眼角似有泪光。 这也许并不是悔过的泪。在130余名日本国内外记者面前,奥林巴斯首次承认在财务方面存在“非常不恰当的”行为,并把主要责任推在前董事长兼总裁菊川刚、负责财务的副总裁森久志、审计师山田秀雄这三个人身上,高山修一声称自己前一天才获知此事,这当即引发了在场媒体的质疑。 外界对这起造假丑闻历时月余的关注顿时达到高潮。奥林巴斯的造假手法并不算高明,但事实直到20年后的今天才被掀开。在此期间,它通过并购等方式,将投资亏损转移至账外—这无异于用欺骗的手段侵吞了投资人的金钱。 目前查出的造假金额可能高达18亿美元,日本警方(东京警视厅)、日本证券交易监察委员会、英国重大欺诈案件调查局、美国联邦调查局及美国司法部先后介入调查,奥林巴斯公司的股价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跌去近3/4,市值缩水额最高时超过70亿美元。一些海外投资银行、会计事务所及审计公司也可能在其中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 高山修一含糊其辞的解释无法平复造假案掀起的巨大波澜。越来越逼近的真相让人们相信,这场进行了20年的骗局远非他所描述的那样简单。 第一个站出来戳破谎言的人名叫迈克尔·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如果菊川刚能料到今日的局面,他恐怕不会那么痛快地提拔伍德福德至总裁兼CEO的职位。但后者之力被证明为不过是推倒了一座已经摇摇欲坠的大厦。 伍德福德并不是空降兵,他在奥林巴斯欧洲分公司工作了30年,担任高管期间成功使它扭亏为盈。现在奥林巴斯全球利润中的40%是由这个分公司贡献。在今年2月10日的董事会上,他被推选为总裁兼COO,6月29日的董事会议上又被提拔为CEO。作为日本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外籍掌门人,伍德福德的上任还被看作是奥林巴斯为推进国际化做出的重要之举。 此人的特点之一是讲求原则。比如,他要求员工桌子上摆放的私人物品不能超过两件,不能把出差坐飞机的时间安排在上班时间内,要求员工必须住在离公司30公里以内。虽然有点强制,不过更多人记住的是他讲究效率和要求完美的工作态度。 就像安然案的水落石出源于其报表上的疑点—高收入和高利润下过低的资产回报,奥林巴斯的财务报表也泄露了天机。它的诸多疑点在于,其现金流很大,这证明它能赚钱,是一家有钱的公司,但其自有资本在这5年间却是在不断减少。钱一定是被用到什么地方去了,但财务报表却不能明确解释资金的流向。 一家名为《FACTA》的日本月刊杂志在7月将此事率先报道出来。这篇报道引起了伍德福德的警觉,并逐步意识到自己危险的处境。 报道指出,奥林巴斯在2006年至2008年的三年间,以总计9.5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与自身主营业务关联度不高的三家非上市公司,这三家公司的年营业额均不到0.2亿美元。2008年,又以约22亿美元的价钱收购英国医疗器械公司Gyrus Group,奥林巴斯向财务顾问支付了超过收购金额30%—约6.87亿美元—的费用。 如同众多经历泡沫经济期的日本公司一样,奥林巴斯曾经把主营业务之外的闲散资金投向一路飙升的股市。但到了1990年代初,泡沫破裂,股市跳水时,奥林巴斯也未能幸免,其所购的有价证券等金融商品出现了大幅贬值。据估算,当时奥林巴斯的总资产不过1300亿至1900亿日元(约17至24亿美元)。这千亿日元规模的损失一旦曝光,将严重影响其自有资本,管理层还将被问责。 奥林巴斯所采用的做假方式其实是一种惯用的财务处理手法。 首先,它通过海外子公司将资金转移到貌似毫无关联的投资基金,再由投资基金以原价购回已经出现亏损的有价证券或金融商品,从而把账做平。这与安然将债务、坏账转移到分支公司的暗箱操作方法如出一辙。 但毕竟这些亏损是实际产生了的。为了填补黑洞,奥林巴斯要设法将资金转出。与奥林巴斯有深交的经营顾问公司在2005年左右让一些休眠公司重新开始营业,再在2008年以完全不合常理的高价卖给奥林巴斯。 这么老旧的手法得以长年使用,非常令人震惊。这场骗局的关键似乎不在于它做假账的技巧,而是它阻止别人窥探的手段。 安然事情败露之前已有很多知情者,都保持了沉默。不率先捅破马蜂窝成了一种明哲保身的良方。 《FACTA》其实只是一本小众杂志。发行人兼总编阿部重夫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自由撰稿记者山口义正(本文特约作者)在找到他之前,已经找了多家编辑部却无人理睬,尽管他手握一个奥林巴斯内部的深喉提供的资料。最后,曾在日本经济新闻社工作过的阿部重夫也参与到采访中来。直到现在,奥林巴斯也一直在拼命寻找这个泄密人。 “我们的第一篇报道出来之后,没有任何一家媒体跟进。”阿部重夫说。直到报道被伍德福德看到之后,转机才出现。 但伍德福德似乎被架空了,这里并没有他的亲信,而当他向菊川刚等人打听此事,屡屡被搪塞。对方只是告诉他:“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当他问自己的下属、负责财务的副总裁森久志这是怎么一回事时,得到的答复却是:“我只为菊川工作。” 公司内部无人肯对此进行解释,他开始委托普华永道暗中调查,并将报告中的种种疑点发送邮件给公司董事会各个成员。得到的却是一轮静默。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曾总结说,安然公司的崩溃不止是一个公司垮台的问题,它是一个制度的瓦解。现代公司治理中的种种原则在奥林巴斯这个案例中似乎都失效了。外部独立董事未发挥作用,高管层串通一气,股东利益则被置于一旁。 董事会成员并未站在伍德福德的一边。9月29日,伍德福德提出希望菊川刚引咎辞职,后者当时表示了同意,却来了个反手一击。 10月14日早上9点,奥林巴斯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只开了10分钟,包括外部独立董事在内的15名董事会成员中有13人出席,除去有利害关系的伍德福德本人之外,其余12人全票通过了解雇CEO的决议。“我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伍德福德说。 他也许对此早已有觉察。三天前他向菊川刚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将公司的可疑交易一一罗列并再次向菊川刚和森久志提出希望他们辞职的要求。这封邮件同时被抄送给全体董事会成员、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 也就是说,在清楚知道公司可能存在可疑交易的情况下,奥林巴斯的董事们选择了“效忠”菊川刚,而把跳出来揭发这一切的伍德福德“灭掉”。 从正式上任到被解雇,伍德福德在CEO的位子上只呆了半个月。 在离开日本之前,他将实情对相熟的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和盘托出。于是在菊川刚对外宣称“解雇伍德福德是因为其独断专行的行事风格及始终不能理解日本文化”的第二天,人们看到了另一重要当事人对事件完全不同的解读。 奥林巴斯的丑闻已无可隐藏,人们对真相的追问开始以不可抵挡之势展开。随着日、美、英等多方媒体调查的深入,尘封已久的记录像挤牙膏似地一点点被披露,一个时间跨度长达20年之久的“假账门”事件的轮廓被逐渐勾勒了出来。 但究竟有多少高管将牵涉其中目前并不清楚。在11月8日发布会上向投资者鞠躬致歉的高山修一声称在发布会前一天才得知造假的消息,但在此多天以前,伍德福德质疑Gyrus交易费用时,前者还曾斩钉截铁地表示“收购交易没有任何问题”。对此,有日本记者评论说,就算他不知道背后的目的,巨额交易本身的可疑之处他没理由不知道,而觉察到奇怪却不追究,应该被算做共犯—至少他作为董事是失职的。 在日本,奥林巴斯的造假案可能不是个案。阿部重夫认为,“日本会计制度的缺陷”给企业的不法行为提供了温床,“像奥林巴斯这样隐瞒了二十年的公司或许是特例,但隐藏了十年、八年的公司肯定还有”。 然而,奥林巴斯自己构不成一个骗局。 在安然事件爆发的3 年前,参与其并购交易的普华永道、高盛、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及麦肯锡也曾对它混乱的财务情况有所了解。或许是觉得大客户惹不起,或许是因为即便不揭发也并不触犯法律,他们当中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充当揭发者的角色。 用一个并不高明甚至可以说老旧的伎俩,将18亿美元的损失隐瞒长达20年之久,除了制度的不健全、高管层的同流合污之外,构成利益共同体的多家第三方公司的或暗地助推,或坐视不理也是其得逞的原因之一。 美国的一名投资银行家称,“两名当时供职于普惠投资的日本银行家为奥林巴斯安排了在百慕大的投资。这些投资被用于夸大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账面价值,并对亏损进行模糊处理。”为奥林巴斯提供审计业务的毕马威和安永,虽然都对其部分业务提出过质疑—前者甚至一度要求奥林巴斯就收购交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给予合适的解释,否则不予签署财务报表。遗憾的是,它们都没有站出来揭发到底。 美国《纽约时报》根据日本调查当局从相关人士处获得的资料报道,奥林巴斯黑洞交易中的大约2000亿日元有可能流向了黑社会集团。 这一次丑闻的爆发,不仅动摇了外界对整体日本企业的投资信心,也让这家有着92年历史和4万名职工,在全球医用内窥镜领域占据垄断地位的日本光学器材公司前景堪忧。 在高山修一承认做假之后,奥林巴斯的首要任务是赶在12月14日前,就过去5年的财务情况重新提交财务报表。如果不能按时提交,或者即便提交但伪造记录的行为被认定为“影响重大”的话,奥林巴斯都将被勒令退市。 奥林巴斯最大的非日籍股东—美国东南资产管理公司就公开呼吁希望尽快举行临时股东大会,以确定取代目前董事会成员。 现金流枯竭正是安然破产的导火索。虽然截至2011年3月,奥林巴斯从金融机构的借贷已经超过5300亿日元(约合69亿美元),远远高于手握的约2100亿日元(约合27亿美元)的现金加存款,但因为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和三菱UFJ金融集团都表示了对其支持,奥林巴斯暂时还不会像安然那么惨,这个日本老牌公司还不至于轻易垮掉。“公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仍然充分”,高山修一在致全体员工的信中表示。 在屡次填补巨额亏损黑洞之后,目前奥林巴斯的纯资产大约有20亿美元。即便银行及投资机构令其偿债,它仍可以先通过剥离部分资产或被并购的方式避免破产危机。 有海外的投资者团体致信东京证券交易所,“支持对领导层进行制裁,但若被退市则将变成对无辜股东的惩罚”,希望保留奥林巴斯的上市资格。但阿部重夫则认为“出现如此大的丑闻,必须退市并且更换全部领导层”。 作为市场监管者,东京证券交易所将在保护企业与维护市场秩序这两者之间做出一个抉择。 也许奥林巴斯能躲过被退市的一劫,但无论如何,无数投资人已经成为这场骗局最大的牺牲者。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