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为何造不出iPhone:运营商渗透手机制造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sohu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5 11:58:13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在东京附近的海滨小城幕张,秋日的阳光依旧灿烂无比,这里的酒店住满了世界各地赶来的电子产业精英。

  这是日本刚刚召开的先端IT及电子展(CEATEC),这一日本最大的综合电子展会一直是日本电子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在偌大的一个展览中心中,你随时可以找到会唱卡拉OK的机器人、不用戴眼镜的3D电视、双屏幕的笔记本电脑等新鲜玩意儿。

  不过,这个国际规格的展会看上去越来越像一个日本本土厂商“自娱自乐”的盛宴,在偌大的一个展览中心中,索尼、松下、NEC、夏普、东芝、三菱、日立、富士通等日本厂商拿出了大量新产品,但来自欧美的IT大厂,却鲜有在这一展会上大布展台。

  这似乎是日本电信市场过去10年来的写照,在这个封闭的市场,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这样的外来大厂商一直一筹莫展,在日本本土手机厂商的联合夹击下一直不温不火。

  不过,细心的人已经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同,日系厂商的好日子正在结束,原因是——苹果来了。

  被iPhone改变的日本手机市场

  和记者面对面坐在东京的一家餐馆里,36岁的广告制作人塚本良平掏出了他的iPhone手机,上面装满了五花八门的应用软件,包括日本的漫画、植物大战僵尸、纸牌游戏、足球……

  我们很快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塚本良平会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使用iPhone的心得,那些基于触摸屏炫目的技术,让这个从小见惯了日本各种新潮电子产品的普通日本人也怦然心动。

  在日本,iPhone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占据年轻一代的裤兜,塚本良平告诉记者,iPhone4在日本上市首日,成百上千的苹果粉丝不惜隔夜排队,一直到现在,如果想在日本买一台iPhone4,至少要提前2个星期预约,还不一定能拿到货。

  在东京最著名的电子一条街秋叶原,苹果的广告占据了最显著的位置。事实上,苹果的产品总是被摆在商店最显眼的位置,并以很快的速度销售。这里曾一度是索尼、松下、NEC、夏普、东芝的天堂,而现在,相比苹果的热闹,这些日本本土品牌正逐渐变得乏人问津。

  翻看日本市场的销售数据,iphone已经连续好几个月坐上了日本手机销量冠军的宝座,这让苹果在日本的合作运营商软银(softbank)眉开眼笑。

  在日本8月份手机销售榜中,新款的智能手机只有iPhone4和Xperia两个系列型号进入销售前10名,其他均为老款手机型号。在智能手机销量中,iPhone4的32G版和16G版两型号占据了71.1%的份额,远远高于第二名索尼爱立信Xperia的15.8%,显示了iPhone 4在日本市场的超高人气。

  就在两年前,iphone在日本还乏人问津,当时中国著名电信行业专家项立刚曾写了一篇名为《日本人为什么不用iphone》的评论,点出了在这个全世界3G网络最发达的国度,iphone遭遇尴尬的事实。

  “但最近情况确实在发生变化。”10月22日,项立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iphone在经过持续改进后,正在受到日本消费者的高度青睐,并在改变这个市场的格局。

  日本为什么造不出iPhone?

  iPhone在日本的热销,无疑有着“狼来了”一般的重磅影响。

  在这个独特的封闭市场,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这样的外来大厂商一直一筹莫展,在日本本土手机厂商的联合夹击下一直不温不火。

  但现在,苹果的iPhone正在日系厂商的家门口攻城略地,对于这个一度辉煌的电子强国来说,实在不是滋味。

  那么,是什么束缚了日本厂商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创新步伐?几乎接受记者采访的所有业内人士都认为,日本运营商和手机厂商之间的独特关系,应该为这种情况负主要责任。

  “日本手机市场最大的特点是运营商参与手机制造的程度非常深,这种深度甚至都不能用深度定制来形容了。”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通信战略部总监刘羽分析。常年往返于日本中国两地的刘羽,对日本电信市场有着深刻的洞察。

  提到日本移动通信市场,首先要提的便是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开创的i—mode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电信运营商加强了对整个手机产业链的控制,并主导了日本手机的研发。

  在这一模式下,i-mode手机都是NTT DoCoMo下单定制的,手机的主要功能与DoCoMo的业务配合相当紧密,这是其终端战略成功之处。

  和其它国家运营商有着显著的区别,日本的几大运营商的终端部门的人员数量非常多,而且人员的素质也很高,这里集中了日本手机研发方面最优秀的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运营商对一款手机的研发的管控能力是非常强的。”野村综研的刘羽指出,日本的运营商已经强大到直接给手机厂商提供一个规格表,其中包含各种零件的规格还有外观的要求和效果图,厂商就按照这个去生产,这意味着许多日本的手机生产商已经退化为代工商的角色。

  与此同时,日本手机的社会零售渠道十分微弱,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手机都是通过运营商的营业厅购买,一般消费者在日本都是通过套餐的形式免费获得手机,因此在日本,通过裸机形式销售手机的方式已经很少见。

  在iphone和Android阵营崛起之后,日本手机厂商很快意识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日本手机厂商缺乏自主的操作系统。

  “这和日本手机厂商长期固有的研发习惯是分不开的。”刘羽指出,日本手机厂商多年来一直强调在某一个具体模块上进行技术化开发,而很少有人去提整套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操作系统。

  记者在日本采访期间发现,目前几大日本主流手机厂商,几乎都将布局重点集中在了Android系统上。

  “这是因为Android开放性的特征,能够让日本厂商根据自己用户群体的需要,在Android底层操作协议基础上叠加了一些二次开发。”刘羽分析,因此Android在日本迅速成为各大厂商的标配。

  错失的中国良机

  曾经在世界电子产品市场叱咤风云的日系电子厂商,在整个手机的海外市场销售上,可以用“节节败退”来形容。

  以中国市场为例,日本手机厂商在这一世界最重要新兴市场接连错失良机。

  “目前我们已经很难在中国手机销售排行榜前十中看到日本手机厂商的名字。”资深通信行业分析师刘启诚表示。

  在早年中国移动推出TD业务时,正需要寻找一批有实力的手机厂商配合推出TD手机,但是没有一家日本厂商愿意响应。“一些日本厂商认为这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一个标准,所以不愿意加入。”资深通信行业分析师项立刚认为。

  相比之下,韩国三星就在这方面要灵活得多,由于大力支持中国移动的TD业务,目前三星在这一市场尝到了充分的甜头。“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日本手机厂商的不够灵活。”项立刚认为。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手机保有率第一的国家,凭借着这一新兴市场的优异表现,三星已经坐稳了世界手机厂商前三的宝座,并借此获得了丰厚回报,相比之下,日系厂商在中国的表现则显得颇为暗淡。

  项立刚举例谈到,目前大部分日系厂商在中国的管理体系都还较为僵硬,有时做一个很小的广告,都还要日本总部批准,且团队本土化不够,尤其重要的是在本土研发上,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改进,大部分日系厂商在针对中国本土消费者的应用方面都还做得不足。

  虽然日本3G手机已经发展多年,但是在中国3G市场开始启动时,日系厂商却突然遭遇了iphone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是否能够借助Android新机型在海外市场起死回生,目前还很难说。

  “我并不看好日本Android智能手机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刘羽认为,首先大部分日本手机厂商在观念上还没有对海外市场重视起来,而是仍然将重心压在日本本土市场上。

  在日本运营商主导的长期发展模式中,手机厂商的研发能力被削弱不少,表现在海外市场上,日本手机厂商的竞争力已经被诺基亚、三星、苹果远远甩在后面。

  虽然日系厂商都在智能手机上纷纷发力,“如果不改变运营商对手机厂商高度控制这个体制,我觉得日本厂商要起来很难。”刘启诚表示。

  日本移动互联网发展启示

  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一度领先于全球,成为世界争相仿效的对象。

  2001年10月,日本最大的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简称“DoCoMo”)开通了全球第一个WCDMA商用3G网络。

  2002年,日本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KDDI获得CDMA2000的3G牌照。2005年,软银移动获得3G牌照。日本3G市场“三分天下”的格局由此形成。目前日本3G用户比例全球最高,超过80%。

  在发达的3G网络下,日本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联合开发了大量基于日本本土市场的应用,包括视频电话服务、手机电视、手机图像传输服务、音乐发送服务、手机钱包、条码解读器等。

  在此之后,日本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成为中国、韩国等国家争相效仿的对象。

  不过,在iPhone和Android阵营强势崛起后,日本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领先地位,正被快速超越。

  “日本是先有了移动互联网市场,才有了宽带互联网市场,这和中国刚好是相反的。” 野村综研的刘羽指出,基于这一背景,日本的手机很强调功能化,即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应用。

  日本很早就进行了PC和手机互联网的同步,例如查看邮件,手机和PC体验是很相似的,而不是像中国把PC互联网的东西搬到手机上。

  项立刚指出了目前世界3G网络发展中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部分手机用户上网并不需要3G如此优质的网络,收发邮件、更新博客、发布微博这样的简单应用,使用2G网络就已经足够了。

  “目前还没有几个真正基于3G网络的应用能够强大到让我为了这个应用去买一款手机,或者进入3G网络。”项立刚指出,相比之下,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感受还是来自终端。

  在这样的背景下,iPhone这样强大的移动终端一出现,就让日本厂商相形见绌,相比之下,到目前为止日本厂商还没有拿出多少值得一提的强大终端来。

  日本移动互联网的兴衰,对中国正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市场有着重要启示。

  从发展轨迹上来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移动运营商在早年有着明显的学习日本模式的痕迹。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和SP合作的模式、定制手机等业务,都直接或者间接学自日本。

  然而在苹果的app store模式迅速兴起后,中国的移动运营商又开始转而学习这种新的模式,并纷纷推出自己的软件商店。

  “中国移动的SP模式,就是学习的日本i-mode模式,但是这一模式相对于苹果app store来说过于复杂,现在越做越没有活力。”刘启诚指出,在日本,这种模式反过来又影响了手机厂商,导致了手机厂商创新力的不足。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要更多的应用,“光靠运营商一家来做是不行的,需要开放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开发。”刘启诚总结道。

  不过,目前判定日本模式已经开始没落还为时尚早。

  野村综研的刘羽表示,尽管在手机终端上日本现在略显落后,但是日本仍然会对全世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日本厂商基于日本本国国民的大量应用开发,应该是国际市场应该学习的。”刘羽指出,在这一点上,日本仍然在对全世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