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经常听到有人会问:“我打算买个Android手机,就一个要求,用时间长了别太卡,现在手里的这款安卓手机刚1年多点的时间已经卡爆了,太郁闷了!”
闲逛各大Android论坛时会发现,以上这个问题其实只是众多Android用户遭遇的缩影。类似集中的问题还有:怎样解决系统卡顿?到底刷哪个固件版本更流畅?安卓机越用越卡真的无解吗?
的确,在智能手机硬件军备竞赛难分高下的今天,硬件上的差距正在缩减,堪比“孪生兄弟“长相的手机如果去掉LOGO完全分辨不出来。因此系统层面的差异化越来越突出。举个例子,iPhone的设计创新尽管有所减缓,但之所以有那么人舍不得放弃iPhone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相对流畅稳定的iOS。
当然了,对于卡顿这个老难题谷歌和他的小伙伴们也一直都在寻找着解决办法。不久前华为发布Mate 9的时候就带来了号称18个月不卡顿的EMUI 5,紧接着魅族也发布了内置One Mind智能AI系统的Flyme 6。这些华丽的表述背后真能轻松解决卡顿吗?恐怕还得加上那么点附加条件。
Android卡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得明白安卓手机为什么会卡。抛开那些纯技术上的理论,这里只谈谈那些通俗易懂的说法。客观地讲,这个问题要从系统和硬件两方面来分析。
1、系统因素
和封闭的iOS不同,Android作为开源系统一方面给开发者带来了丰富的API接口与服务,却无法从代码端限制第三方应用程序接入,因此存在着程序兼容性问题的隐患,尤其是那些流氓App软件。这部分应用会占据手机内部资源,导致后台运行数据服务越来越多。等到用时间长了,手机应用数量的增加也会带来碎片堆积,造成手机存取文件速度下降。
Android的开放性导致市面上一些第三方ROM没有调试到最佳姿态就被放出来供用户下载,优化不到位用起来反倒是没有一些稳定的老系统用得顺手。当然,也有一些硬件和软件搭配不当的可能,比如某个机型的CPU和GPU没办法跟上Android的系统架构更新。
系统卡不卡一定程度上还和内存占用有关系。Android的每一次升级,说好听点是功能丰富了,其实就是越来越臃肿。Android固件系统用久了后台默认开启的软件越来越多,这样就会带来负载增加。负载增加了会加大内存耗费,空闲内存少了新任务再启动时就会有延迟甚至是崩溃,这还不算滞留下来的内存碎片。就算是iOS也一样,比如一代神机iPhone 4,最佳的系统版本应该是iOS 6.1.3,升级到iOS 7完全就是冰火两重天了。
2、硬件老化
除了软件因素,随着时间推移,手机硬件元器件其实也会出现磨损或损坏,比如集成在电路板上的某个元器件坏了,就可能会导致整个手机负载升高,让各个资源调配不均衡。体现出来的就是应用打开速度变慢、手机存储芯片读写速度减慢等。
元器件的老化增加了手机功耗,比如手机用着用着就会发热严重,一般手机的CPU都会有一个温控保护区间,如果温度高了CPU核心频率就会自救降频,所以手机就会卡得厉害。
为了解决卡顿,谷歌做过这些事
从Android 4.4开始谷歌就在系统中加入了ART(Android runtime),这是一种新的应用运行模式,和传统Dalvik虚拟机二次编译不同,ART模式能大幅提升Android体验,体现出来的就是流畅。ART和Dalvik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启动ART之后,运行程序的时候不需要每次都进行编译,效率自然就提升了。
另外一个突破就是Android 6.0加入的Doze和App Standby,这是谷歌针对系统功耗的改进。当设备不操作手机、关闭屏幕、未连接电源一段时间之后,进入Doze模式系统后台会禁用用户最近没有使用的应用和相关的网络活动,让这些应用彻底进入App Standby待命状态,从而进入低功耗模式,以此延长续航时间和改善流畅性。只是这项功能有个硬伤:会误伤到一部分应用的消息推送机制。
当人工智能遇上Android系统
虽说谷歌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提升Android的流畅性,但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基本上都用的是自己定制开发的ROM。和谷歌在做的事情一样,这些定制ROM也会从头到脚进行各种优化,让底层代码更好的适配到自家的手机身上。
从上个月开始,国内手机厂商纷纷发布全新的Android定制系统。最有代表性的是华为的EMUI 5和魅族的Flyme 6。
华为在Mate 9的发布会表示EMUI 5可以实现18个月不卡。原理就是从底层优化,构建了一套名为Machine Learning的EMUI智能系统,具备感知学习、行为预测、资源调度、内存回收、文件系统优化、数据库引擎优化等技术。
按照华为自己的说法,EMUI 5.0在Mate 9上首发,未来将陆续支持华为Mate 8、P9、P9 Plus、荣耀8、荣耀V8、麦芒5、荣耀5C、荣耀6X、G9 Plus以及Nova的安装升级。不过对此华为却没有再提及18个月不卡这件事。
而提及18个月的期限,外界的讨伐声音也是不断。比如有网友表示1年以上应该就会换新机了,另外也有人质疑应用数量增加是否会影响流畅度、18个月模拟测试到底和实际使用有没有差别?显然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同理,魅族发布Flyme 6.0的时候也表示加入了One Mind人工智能AI,包括分析、决策、进化三个步骤。通过记录日常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前做出判断,比如提升打开应用的开启速度、游戏模式下分配更多资源,智能通知栏把通知区分出优先级。此外在夜间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进行内存清理、资源更新以及整理异常数据等。
未来Flyme 6.0将适配25款的魅族、魅蓝手机,相比之下魅族更加保守,没有宣传到底可以达到多长时间不卡这件事。
人工智能遇到Android系统,这似乎成为了年底国产智能手机圈一个颇具看点的话题。似乎是谷歌没做好的事儿,OEM厂商帮它完成的意思。只是一大波儿专属名词突然就这么冒了出来,让80%以上的用户一头雾水。
我们必须清楚,说归说,但现在无法确定未来1年之后手机到底卡不卡,毕竟每个人使用的情况不同,硬件加速老化的程度也不一样,系统与不同设备的CPU、GPU、存储硬件的磨合与兼容性也不一样,这都会导致最终使用情况的参差不齐。正如我们上面所讲的理论知识,系统到底卡不卡除了系统决定,硬件也是制约条件之一。
话说回来,国产厂商在Android卡顿这件事儿上努力是非常值得赞扬的,在研发阶段就做好针对系统的设计、测试开发、优化很有必要,未来也肯定会成为定制ROM的差异化所在。但在试水阶段就放出豪言,未免让人感觉营销成分大了点,系统好不好用最需要的是用户自己真实的声音。
另一方面,软件质量的层次不齐也会给使用体验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各个定制ROM管理好自己的应用商店入口,加强审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屏蔽掉那部分流氓软件。
现阶段来看,人工智能想要彻底解决安卓卡顿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因为未来这些堪称底层优化过的系统将会适配到各个老旧的Android手机身上,在体验上能否实现宣传的那样流畅还是未知数。
用户加速手机有窍门
正所谓求人不如求自己。与其依赖于手机厂商,Android用户在日常用机时也应该学会一些操作上的小技巧以备不时之需。对此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定期清理手机后台,关闭没用的App;
2、手动选择每次开机自启动的项目,关掉那些耗费资源的服务进程;
3、定期重启手机,有必要的话重置手机;
4、不用的占用资源的软件,及时清理掉;
5、选择一个稳定的系统版本,不要轻易升级。
这里补充一句,我们并不鼓励无节制盲目刷机,因为找到一个口碑好的ROM版本,能保证长期使用才是最省心的。一味追求新系统不仅会存在潜在的兼容性问题,而且也会给使用流畅性造成影响。
如今Android系统处在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中,一直到今天的Android 7.0,操作系统越来越聪明,OEM厂商定制的思路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Android卡顿的问题有望被持续改进。用户选购手机时可以多去论坛看看某个手机对应的系统口碑如何、到体验店里真正体验下系统交互的操作流畅度,或许会让你少走不少弯路。